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体育健身

美国专家发表台海冲突意见,称美军只有一种选择,结局无法避免

时间:04-11 来源:体育健身 访问次数:122

美国专家发表台海冲突意见,称美军只有一种选择,结局无法避免

虽然总体上对围绕台湾问题,支持“台独”可能引发的巨大政治风险存在共识,但拜登政府的意图已经逐渐清晰,他们将风险视为蕴含着机遇的挑战,并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在俄乌战争长期化之后,拜登政府相比此前已经更加倾向于将台湾变成一个消耗中国的铁桶,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今年台当局立法院正在推动的《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修正案。这份修正案今年3月在立法院提交,其性质之恶劣甚至在当下社会氛围逐渐毒化的台湾岛内都引发了激烈反响,内容主要是基于台军的战备需求出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战时动员”,另一个部分则是“战时管控”。动员部分首先是要求修改制定出台《全民防卫动员法》,登记全岛所有在校的16岁以上学生,将战时动员组织机构下设到岛内各中学一级。并常态化针对16岁以上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基本军事训练,并在战时征召这些登记在册的“准军事人员”协助台军作战,具体的协助方式较大可能性是以抓壮丁保障后勤的方式进行。而“战时管控”部分则主要是授权台当局允许在所谓“战时事态”下进行强制性的新闻管控与宵禁、戒严等措施,这些措施其实很多是照搬了当年蒋介石执政的“白色恐怖”时期的措施,直接触发了岛内很多老一辈人的敏感神经。这份修正案在岛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包括对民进党执政权力膨胀失控的质疑,以及兵役服役年龄的质疑,特别是在野的国民党就这个机会猛烈批判民进党:现行法律不允许娃娃兵上战场,而且相关修正草案严重缺乏社会监督,娃娃兵上战场是违背法律,而新闻管控更是迫害民主自由,民进党此番自授自权不仅引发社会恐慌,更是光天化日之下行反民主之实。国民党方面趁机大肆表演,召开记者发布会还承诺要全力阻止这份修正案通过。随后不久我们就看到了马英九访问大陆,并安排了一系列性质与立场模棱两可的访问活动,还大谈“九二共识”,似乎当下的形势是民进党一心推动“台独”而在野的国民党奋力反抗。但不要把事情想地那么简单,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选票政治”下的波谲云诡,无论他们嘴上怎么说,但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实际上他们做了什么?国民党嘴上现在倒是站在民进党的对立面上隐晦地反对“台独”,但不要忘了一点就是今天台湾岛上的“台独”现状本身是国民党一手铸成的。只不过现在他们是在野党必须与民进党在很多问题上差异化,但这种差异化本质上是一种宣传,实际行动怎么来是另一回事。台湾岛内两党,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他们的很多政策与口号,都与美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是他们通过资助一些美国的二流智库发声,对美国的大政方针构成了些微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大政方针长期以来高度配合美国政府,在当下就是配合拜登。所以不要仅仅将这份动员修正案看作是岛内事件,它实际上是台当局配合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而当下的美国的战略是什么呢?现在拜登政府已经很明确地将台湾视为其对华战略的关键一环,更具体地说,就是他们希望将台湾变成一个消耗中国的棋子。一个很显著的变化,就是一年前美国的一些高级官员、智库学者在讨论是否要出兵干涉台海,而现在他们讨论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出兵干涉台海”?美国政界的意见已经基本统一,这仗他们要打,现在争论的是这个仗要打到什么规模?怎么打才能打赢?而在这种背景下,台当局开始进行战备相关法律的修订,这本质上是美国国家战略,以及其意志的体现。虽然可能在别的问题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当下美国上层在对华政策上是没有任何矛盾各方意见高度趋同的,存在的几个主要共识分别是:1,对中国的经济遏制政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如果现状继续维持下去,中国的经济体量还会持续增长。2,战争手段仍然是可选手段,并且很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手段。3,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不容易,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很难实现战争目标,需要多个层次同时施压,围绕一次军事胜利打赢政治战、外交战、经济战。台湾岛在其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台湾是中美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在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台湾经济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原因很简单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地方迟早会爆发极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在此之后每年都有0.2-0.4%的台湾人移民离开这片土地,产业流失就更严重了,只有少数土生土长的台湾企业家愿意把产业放在台湾,比如说台积电。但很显然这并不足以支撑这个地区较高的经济增长。政治上讲,台湾近三十年来的经济繁荣主要是建立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上,而在经济上讲则主要是建立在中美转口贸易方面,涉及到每年6000亿美元的贸易额,也就是说台海一旦生变,首先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都有严重影响。而在外交战层面上,美国将台湾视为一个挑拨中欧关系的重要筹码,一旦解放军攻台,在美国施压下欧盟将搁置、中断一些双边合作框架。对这一点我丝毫没有任何怀疑,因为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干涉下欧盟已经搁置了包括《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合作框架的谈判进程,未来台海生变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必然更进一步。台当局对此深以为然,其实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长远来看他们都一定会实质备战,把台湾岛完全地要塞化,这是处在他们的位置上必须做的事情。唯一的区别在于,民进党与国民党的执政风格有所不同,国民党受美国的影响更加深刻,很擅长嘴上一套手上一套。比如说最近访问大陆来祭祖的马英九,他执政任内两岸关系看似稳定,但不要忘了马英九任内台军军备更新幅度可远超蔡英文,蔡英文更多是嘴上“台独”,实际的行动反而放缓了很多,在蔡英文执政这几年台军的军备更新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大陆视角下其实民进党有点美国共和党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因为民进党的核心本来就是上世纪蒋经国政治改革时代提拔的台湾本地人,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能捞多少钱,至于说统还是独这个问题,只要不影响到他们捞钱就行了。民进党总体上开始表现出“台独”的倾向也是在国民党将“台独”变成了岛内主流意识之后的结果,在此之前民进党在统一问题上很多时候更符合大陆想要的形象。也就是说,不要看现在国民党似乎以一个在野党的立场去指责民进党搞“台独”,但他们上台之后恐怕行动上更加激进,嘴上也许会低调一点,但他们必然依靠台湾拥有的这种比较优势的经济地位,与实力加速台军现代化并以武拒统。而围绕台湾问题,单纯在军事层面上,美国的核实战派立场非常激进,罗伯特·法利就直接抛出了一个围绕核威慑展开的战略。他认为拜登政府应该在军事冲突中表现地高度激进,给中国画出清晰的“核门槛”或者说红线,并且按照一场全面核战争的需求去为这场战争做准备。罗伯特·法利指出了一个触及美国精英痛点的问题:一场与中国的战争中美国如果承受了过大的代价。具体来说,如果损失了太多的舰队,那么美国会面临新的危机,因为在这个全球秩序已经逐渐松动的年代,我们看到了,对现行国际秩序的不满者,他们被野心家们统御起来变成了现行国际秩序的威胁。事情非常糟糕的一面在于,这种威胁对于美国来说,是遍及体系的各个层次,也包括了以美国的利益为主要考虑的国家圈层中的各个层次。比如说,当下美国极其重要的战略盟友日本,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在受到美国严格控制管束的时代,日本是美国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国霸权王冠上的明星。但另一方面要看到的是,日本对当前的国际秩序并不满意,甚至是满怀愤恨,因为这个秩序中,日本的政治地位还比不上中国!当年基辛格访华的时候,中美两国的精英在谈判桌上就把日本的地位给定死了,他们不能拥有核武器,且经济体量被严格限制,1990年之后的日本其GDP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增长。如果当下推翻现行国际秩序的浪潮风起,日本几乎必然成为重要的推动者;这都是美国面对的威胁,如果仍然要维持现行国际秩序,他们不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失血过多,具象化地说,美国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其海军,能够接受的损失程度是有限的。实际上早些年美国的战略重心并不是在台海,十年前的时候美国提出“重返亚太”,当时对中国存在比较明显战略遏制的方向是朝鲜半岛、东北亚这个方向。因为东北亚方向上美国的军事部署要更强,有整个日本列岛作为支撑,而且日韩在区域内都是较为强力的军事力量。但近些年来由于朝鲜军事力量的发展,特别是朝鲜核力量的成熟化,并且朝鲜这个光脚的在打仗方面心理负担很小,所以美国放弃了以东北亚方向为核心对中国施压的战略。但以台海、南海作为主要的预设战场,美国就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前沿基础设施,任何军事行动都更加依赖海军舰队,也就带来了大量损失海上作战力量的风险。近几年来美军的发展动向几乎都是围绕如何规避这种风险展开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需要面对在这样一场战争中损失掉超过一半的海军力量,并且全球范围秩序起火的风险。这种现状成为了美国“核实战派”为自己主张合理化的重要理论依据,无论是出于博弈中威慑对方,逼迫对方犯下受迫性失误的目的,还是出于减少己方损失的目的。当前美国的精英们已经总体上不再那么排斥运用核、生、化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当下的主要分歧是如何应用这种能力。因为围绕核武器展开的包括威慑、实际应用在内的一系列手段都服务于赢得战争的目标,而并不是以核战争作为目标。美国这种战略方向的转变一方面可以说是历史必然,是中美两国关系实质性进入冷战状态的必然结果,而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家实力提升的体现,特别是在美国的经济遏制战略失败之后热战几乎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项。正如罗伯特·法利所言:中美之间的战争一旦爆发就很难完全结束,直到分出胜负之前,任何和平协议都不过是“二十年的休战”。除非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能够接受一个百年亲美政党覆亡的结果,并且彻底地丢失掉所有的在华利益,否则双方关系将不死不休,必须做好彻底颠覆中国现政权的心理准备,因为双方的矛盾会因为这一次战争变得彻底无法管控。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体育健身